什么症状需要做肠镜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肠镜
什么症状需要做肠镜
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消化道的末端,也是息肉、溃疡、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直肠腺瘤性息肉又是癌前期病变,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也常易癌变,甚至有多处癌变,癌变率可高达15%~60%, 溃疡性结肠炎也是比较常见的癌变诱因。恶性肿瘤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连接处的最多,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占肠癌的75%,约一半发生在直肠。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病人,往往先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和便血,常易被误诊为痢疾和痔疮等,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
便秘病人,凡疑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的人,都应列为乙状结肠镜检查的范围,特别是疑有直肠和结肠恶性肿瘤或临床出现直肠乙状结肠刺激症状(如排便习惯的改变、便血、粘液便、粪条变细等)时,都应及时进行直肠和乙状结肠镜检查。
做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的临床意义是:可以证实直肠指检的发现,还可以发现肛门直肠指检无法摸到的肿块,同时还可以对可疑病变采取活体组织标本作病理检查,因而,对明确疾病诊断很有帮助。对疑有下消化道肿瘤、各种炎症、溃疡、寄生虫感染、息肉等疾患,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或作鉴别诊断时,或由于肛裂、肛瘘、痔疮、肠结核等局部原因造成的继发性肛门瘙痒症也有必要做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通常约有70%的大肠癌可通过此镜直接看到。除用于诊断外,还可用于治疗,例如直肠息肉即可通过乙状结肠镜进行电灼或摘除,也可用于直肠、乙状结肠的异物取出。
但是,这种检查也不是对任何人或任何时候都适用,如遇有直肠或乙状结肠远端狭窄,窥镜不能通过时,就不要强行插入或当患者有腹膜刺激症状,不能胜任检查时,也不要强行检查对于同时患有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近期发生的心肌梗塞、急性腰背部损伤或下肢扭伤,以及妇女经期等,则要延期检查对于有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的病人,应禁忌取肠活组织检查。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肠镜
首先一点,导致这种病状的原因的确很多,如果不做肠镜检查,医生单凭临床经验无法准确判断致病原因,所以用药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还需要说明一点,就是做肠镜只是一种肠道病变检查,没有丝毫治疗的作用,能让医生直观地看到肠道内的病变,对症下药岂不是更好吗?肠镜检查并不是很痛苦的,只是提前禁食,排尽肠道里的东西,然后检查医生用一根带有摄像功能的管子从肛门插进肠道,肠道里有没有病变看的清清楚楚.不要担心,做肠镜没有什么可怕的,本人也做过,实在是正常的检查呀.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肠镜
经常有患者问是否需要做肠镜,做吧,大多数的人都是慢性结肠炎
,不做吧,患者心里总是觉得不放心,因此,医生有时也很难做出决定,所以把医生的判断标准给大家,以下情况是一定要做肠镜的,其他的情况就由患者自己决定吧。
1.凡医生怀疑有结肠的疾病,经积极治疗症状不能好转甚至有加重情况的。
2.年龄超过60岁且伴有腹泻、便秘、腹痛等肠道症状者。
3.医生根据临床表现怀疑有肠道肿瘤的患者。
4.出现下消化道出血(便血)者。
5.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持续性体重减轻)及食欲减退者。
6.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出现长期腹部不适感且疗效不佳,病程较长者。
7.肠癌术后的复查。
8.大便性状改变(变细、变形)而未进行过肠镜检查者。
9.其他由医生认为需要进行肠镜的情况。
患者有哪些症状需要做肠镜检查?
结肠镜是盲肠、结肠、直肠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下述症状患者需要结肠镜检查:腹泻、便秘、腹痛、腹块、便血、消瘦、贫血等症状原因不明者;钡灌肠X线检查有狭窄、溃疡、息肉、癌肿、憩室等病变,需要进一步确诊者;转移性癌、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升高,需寻找原发病灶者;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随访;结肠癌术前确诊、术后随访,息肉摘除术后随访;内镜下止血、息肉摘除、整复肠套叠、肠扭转、扩张肠狭窄及放置支架解除肠梗阻等治疗。
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肠镜呢?
结肠镜是消化内科中的常见检查方法之一, 主要用于对原因不明的结肠疾病、慢性腹泻等明确诊断,或用于结肠息肉切除或结肠术后复查。
纤维结肠镜的适应症为:
1、便血与大便潜血原因待查;
2、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
3、X 线钡剂灌肠检查结果阴性,但有明显的肠道症状,疑有恶变者,或X线钡剂检查异常,但不能定性者;
4、腹部包块,尤其下腹部包块或伴有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疑有肠道疾病,需明确诊断者;
5、需行结肠腔内手术、激光治疗者,如结肠息肉切除术。或结肠切除术后,需要检查吻合口情况者;
6、乙状结肠镜检查未发现病变或病变性质未明者,可做纤维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