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与定增的区别
可转债与定增的区别?
可转债和定增是两种融资方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定向增发(定增)是指公司向特定投资者(如机构投资者或富裕个人投资者)发行股票或其他权益证券,以筹集资金。而可转债是指公司发行的一种债券,具有一定的债务特性,同时可以根据约定在某些条件下转换为公司股票。
定增是发行股票或其他权益证券,而可转债则是发行债券。定增的投资者成为公司的股东,享有相应的股权收益和股票市值变化带来的潜在收益,而可转债的投资者是债权人,只有一定的债券利息和本金保障,无法直接分享公司的股权收益。
定增一般是定向发行,针对特定投资者,而可转债是公开发行,对所有投资者开放。这也意味着定增的门槛一般比可转债高,定向对象更具有投资价值。
定增的发行价格一般比市场价格低,而可转债的发行价格一般比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一些。这是因为定增的投资者为公司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而可转债具有更高的债务特性和可转换为股票的特点,投资者可以享受更多的股票溢价收益。
总之,可转债和定增都是一种融资方式,但它们的特点和投资风险有所不同。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1、资金性质不同。可转债是债券,定增是发行股票。
2、发行对象不同。可转债一般没有特定的发行对象,定增是对特定对象发行。
3、可转债可赎回,定增后上市公司不能赎回。
4、发行价格不同。可转债一般以面值100月发行,定增一般一般发行日20日均价80%定价。
5、交易方式不同。可转债以张数为交易单位,一手10张,定增以股数为交易单位,一手100股。
1.
性质不同,可转债是既有债券属性,也有股权属性,初期是拿钱换债权,后期可转为股权,这是它的特殊之处,而定增则是拿钱换股权,发行目的无非是: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条件门槛不同 可转债条件要更高,比如最近三个年度加权roe大于6%,三年的可分配利润不低于利息,发行后债券余额不超过期末余额四成等,不是所有企业都会达到这个条件的,工作量和审批更麻烦,而定增条件要更宽松,没有特别业绩要求,流程也就那几步:拟方案→证监会同意→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发审委审批→执行
3.
发行价格不同 可转债由于其股债双属性,尤其是信用级别越高,内部发行价也就越坚挺,而定增通常要打八折,折价发行,这个折价也可以理解为“利息”,由此,同样一份股权,可转债融到的钱更多,对小股东的收益稀释更小。
4.
发行对象 定增是公司自己去找定增对象,比如大股东等,小散基本参与不了
可转债和定增都是企业的融资工具,但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区别:
1. 可转债是一种债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公司的股票;而定增则是公司发行新股份给特定投资者,来获得融资。
2. 可转债相对于普通债券,风险较小,并且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和股票转换机会;而定增的配售价格是市场价的折扣,风险与普通股票相似,收益也更高。
3. 可转债的债权人权益高于股票东权益,如公司破产或者债务违约等情况,债权人享有优先偿还权;而定增投资者作为普通股份的持有人,赚钱的机会和风险平等。
所以,在投资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选择不同的融资工具。
可转债刚发行的4-5年还是超低利息债,面向散户发行,转股前不分红。增发多数是面向机构或大股东,是股份,当年可分红的,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