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图片素材ps教程—— PS人像抠图、调色、合成技巧详解
【人物图片素材ps教程】—— PS人像抠图、调色、合成技巧详解
PS人像抠图、调色、合成是制作精美人物图片素材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核心技巧,提供从基础到进阶的详细步骤和实用建议,帮助您轻松掌握利用 Photoshop 处理人物图片的各种方法。
一、 人物图片素材抠图技巧
抠图是处理人物图片素材的首要步骤,旨在将人物与背景分离,以便进行后续的调整或合成。Photoshop 提供了多种强大的抠图工具,每种工具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1. 选择并遮盖法(基础且通用)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抠图方法,通过建立选区来分离主体。适用于背景与人物对比度明显的情况。
- 打开素材: 在 Photoshop 中打开您的人物图片。
- 选择工具: 选择“快速选择工具”(快捷键 W)或“魔棒工具”(快捷键 W)。
- 初步选择: 沿着人物边缘点击或拖动,让工具自动识别并选取人物。如果选取范围过大或过小,可以使用“添加”或“减去”选项进行调整。
- 精细调整: 对于边缘细节,如头发丝,可以使用“选择并遮住”功能(在选中区域后,点击顶部选项栏的“选择并遮住”按钮)。
- “选择并遮住”设置:
- 视图模式: 选择一个方便观察的视图模式,如“叠加”或“黑色”。
- 边缘调整工具: 使用左侧工具栏中的“调整边缘画笔工具”,在头发等精细边缘处涂抹,软件会自动识别并优化边缘。
- 全局调整: 在右侧面板中,可以调整“平滑”、“羽化”、“对比度”和“移动边缘”等参数,进一步优化选区。
- 输出设置: 在“输出到”选项中,选择“图层蒙版”,然后点击“确定”。
提示: 保持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对比度是成功使用此方法的关键。如果背景复杂,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工具辅助。
2. 钢笔工具抠图(精确且复杂背景适用)
钢笔工具是追求像素级精确的抠图利器,尤其适合处理边缘锐利、背景复杂的图片。
- 选择钢笔工具: 激活“钢笔工具”(快捷键 P)。
- 创建路径: 以人物边缘为一个节点,沿着轮廓点击,创建直线段。按住 Shift 键可以创建垂直或水平的直线。对于曲线,点击并拖动鼠标,会出现控制手柄,用于调整曲线的弯曲度。
- 闭合路径: 将路径最终回到起始点,形成一个闭合的路径。
- 转换为选区: 在路径面板中(如果未显示,请前往“窗口”>“路径”),右键单击创建的路径,选择“建立选区”。羽化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常为 0.5 - 1 像素。
- 反选并删除/蒙版: 点击“选择”>“反向”(快捷键 Shift+Ctrl+I),然后删除背景或添加图层蒙版。
提示: 钢笔工具需要一定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耐心细致地勾勒轮廓是关键。
3. 通道抠图(复杂背景、发丝抠图的终极技巧)
通道抠图是处理发丝、透明物体等复杂细节的“杀手级”技能,其原理是利用颜色通道的灰度差异来分离主体。
- 分析通道: 打开图片,进入“通道”面板(“窗口”>“通道”)。观察红、绿、蓝三个通道,找到其中人物与背景对比度最明显、最能分离主体的一个通道。通常,灰色区域是人物,白色区域是背景(或反之)。
- 复制通道: 将选中的最佳通道拖拽到通道面板下方的“新建通道”图标上,进行复制。
- 调整对比度: 在复制的通道图层上,使用“图像”>“调整”>“色阶”(Ctrl+L)或“曲线”(Ctrl+M)来增强黑白对比。目标是将人物区域变成纯黑色,背景区域变成纯白色。
- 色阶: 拖动输入色阶的滑块,将黑色滑块向右拉,白色滑块向左拉,中间的灰色滑块可以微调。
- 曲线: 调整曲线,使人物区域的曲线变暗,背景区域的曲线变亮。
- 填充颜色: 使用“画笔工具”(B),将前景颜色设置为黑色,在人物区域(或背景区域,取决于您的目标)进行涂抹,确保完全填充。然后将前景颜色设置为白色,在另一块区域进行涂抹。
- 载入选区: 按住 Ctrl 键(Mac: Cmd 键),点击复制并调整好的通道缩略图,将其载入为选区。
- 回到图层面板: 切换回“图层”面板,点击“背景图层”,然后点击“添加图层蒙版”。
提示: 通道抠图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通道以及通过色阶和曲线工具来最大化黑白对比。对于发丝,通常会在头发区域留有灰色,可以通过画笔工具进行精细涂抹。
4. 颜色范围选择(特定颜色背景)
当人物与背景颜色差异较大时,可以使用“颜色范围”工具快速抠图。
- 打开图片: 打开人物图片。
- 选择颜色范围: 选择“选择”>“颜色范围”。
- 选取颜色: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使用吸管工具点击背景中的主要颜色。
- 调整容差: 调整“颜色容差”滑块,以包含更多的背景颜色。
- 输出选区: 点击“确定”,然后添加图层蒙版。
提示: 此方法适用于纯色背景或背景颜色单一的图片。
二、 人物图片素材调色技巧
对人物图片进行调色,可以增强氛围、突出主体、纠正肤色,使图片更具艺术感。
1. 基础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
这是最基础的调色步骤,直接影响画面的明暗、层次和色彩鲜艳度。
- 打开素材: 打开已抠好的人物图片。
- 调整图层: 建议使用“调整图层”,而不是直接在原图层上操作,以便随时修改。进入“图层”>“新建调整图层”。
- “曝光度”调整图层: 用于整体的明暗调整。
- “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 进一步微调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
- “自然饱和度”/“饱和度”调整图层: “自然饱和度”可以智能地调整颜色,避免部分颜色过度饱和。“饱和度”则直接增加或减弱所有颜色的鲜艳度。
2. 色彩平衡与色相/饱和度
更精细地控制画面的色彩倾向。
- “色彩平衡”调整图层: 可以分别调整阴影、中间调和高光部分的色彩倾向。例如,在中间调中增加红色和黄色,可以使肤色看起来更温暖。
- “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
- 色相: 改变颜色的种类,例如将红色变为橙色。
- 饱和度: 增加或减弱特定颜色的鲜艳度。
- 明度: 调整特定颜色的亮度。
重要: 在“色相/饱和度”中,可以选择特定的颜色通道(如红色、黄色)进行单独调整,这对于修正肤色非常重要。
3. 曲线调整(最强大的色彩控制工具)
曲线可以对画面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进行最精细、最灵活的控制。
- “曲线”调整图层:
- RGB通道: 调整 RGB 通道可以控制画面的整体亮度。将曲线向上提拉,画面变亮;向下压,画面变暗。
- 红、绿、蓝通道: 分别调整 R、G、B 通道可以精确控制色彩。例如,在红色通道中,在中间向上拉,可以增加红色;在蓝色通道中,在中间向下压,可以增加黄色(因为蓝色和黄色的关系)。
- S型曲线: 典型的 S 型曲线可以增加画面的对比度,使亮部更亮,暗部更暗。
4. 照片滤镜
模拟相机滤镜效果,快速改变画面整体色调。
- “照片滤镜”调整图层: 选择不同的滤镜预设,如“温暖滤镜(LBB)”增加暖色调,“冷却滤镜(80)”增加冷色调。
- 密度: 调整滤镜的浓度。
- 保留明度: 勾选此选项可以避免因滤镜添加而导致画面过暗。
5.HSL/颜色(专业调色)
对于需要更精细的局部颜色调整,HSL/颜色是强大的工具。
- “HSL/颜色”调整图层:
- 色相: 调整颜色。
- 饱和度: 调整颜色的鲜艳度。
- 明度: 调整颜色的亮度。
注意: 这里的“HSL”是 Hue (色相), Saturation (饱和度), Luminance (明度)。您可以选择特定的颜色范围进行调整,例如调整蓝色通道中的饱和度和明度,以获得更深邃的蓝天。
6. 皮肤颜色校正
人物肤色是调色的重中之重。
- 使用“曲线”调整图层: 在 RGB 通道中,通过微调曲线来平衡画面的整体亮度,使肤色看起来更自然。
- 使用“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 在“红色”或“黄色”通道中,微调饱和度和色相,避免肤色偏青或偏黄。
- 使用“色彩平衡”调整图层: 在中间调中加入少量红色或黄色,可以使肤色看起来更健康。
- 使用“可选颜色”调整图层: 这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选择“红色”或“黄色”通道,然后微调“青色”、“洋红”、“黄色”和“黑色”的比例,来精准地控制肤色的走向。
三、 人物图片素材合成技巧
人物素材合成是将抠出的人物图片与背景图片或其他素材融合,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1. 背景选择与匹配
选择与人物风格、光影、色彩相匹配的背景是合成成功的关键。
- 风格匹配: 例如,现代风格的人物适合现代感强的背景,复古风格的人物适合复古场景。
- 光影匹配: 观察人物照片的光源方向和强度,选择背景光影与之相似的,或者能够自然融合的。
- 色彩匹配: 人物的色彩倾向应与背景色彩协调。可以利用调色工具让人物和背景的色彩风格统一。
2. 光影与色彩的统一
这是合成中最容易出错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
- 光源方向: 确保人物的光源方向与背景光源方向一致。如果人物是侧面光,背景也应有侧面光。
- 阴影:
- 创建阴影: 在人物图层下方创建一个新图层,使用软画笔工具(B),选择与背景光源相反的方向,绘制出人物的阴影。
- 调整阴影: 对阴影图层设置“高斯模糊”,并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使其看起来自然。
- 高光: 观察背景中的高光区域,并在人物相应的区域添加自然的高光,使其看起来像是受到了同一光源的照射。
- 色彩叠加:
- 创建剪贴蒙版: 将背景图层作为人物图层的剪贴蒙版。
- 使用“色彩平衡”、“曲线”等调整图层: 对人物图层进行调整,使其色彩倾向与背景更加接近。例如,如果背景偏冷,可以为人物添加一些冷色调。
3. 边缘融合
使人物与背景的边缘过渡自然,避免出现生硬的“剪切”感。
- 使用图层蒙版: 在人物图层上,利用软画笔工具,降低不透明度,在人物与背景的连接处进行轻微的涂抹,模拟自然过渡。
- “混合选项”: 双击人物图层,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在“混合选项”中,可以调整“混合颜色带”,通过拖动滑块来精细地控制边缘的融合效果。
- “杂色”和“颗粒”: 为人物添加少量杂色或颗粒,使其与背景的纹理更加统一。
4. 景深效果
模拟真实相机拍摄的景深效果,使合成的主体更突出。
- “镜头模糊”滤镜: 在背景图层上,使用“滤镜”>“模糊”>“镜头模糊”,对背景进行模糊处理,模拟浅景深效果。
- “高斯模糊”滤镜: 也可以使用“高斯模糊”滤镜,并配合图层蒙版,选择性地模糊背景,保留人物的清晰度。
5. 整体风格统一
通过后期整体调色,将合成的元素融为一体。
- 创建整体调整图层: 在所有图层的最上方,添加“曲线”、“色彩平衡”、“可选颜色”等调整图层,统一整个画面的色调和风格。
- 添加“晕影”: 适当的晕影可以引导视线,使主体更加突出。
总结:
掌握【人物图片素材ps教程】中的抠图、调色和合成技巧,能够极大地提升您在图片处理方面的能力。从细致的抠图到精准的色彩调整,再到逼真的光影融合,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您将能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人物图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