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正文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 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这是 的规定

2025-11-16 09:49:34 互联网 未知 综合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 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这是 的规定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即“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或者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简而言之,在特定情况下,一方当事人确实可能面临少分甚至不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

一、 法律依据:哪些情况会导致财产分割时少分或不分?

我国《民法典》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虽然以平等分割为原则,但同时也明确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以打破均分,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和人文关怀。这些情形主要体现在对过错方、子女抚养、以及无过错方的倾斜性保护上。

1. 存在法定离婚过错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了四种法定离婚过错情形,如果一方存在以下行为,另一方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可以要求多分得财产,而过错方则可能少分甚至不分:

  • (一)重婚;
  • (二)与他人同居;
  • (三)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 (四)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 (五)其他严重损害夫妻感情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前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损害夫妻感情的行为”,是指足以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并且一方无责的重大过错,例如一方出轨、长期分居且缺乏沟通、无故恶意起诉离婚等。

举例说明: 如果丈夫存在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长期殴打妻子,导致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妻子在离婚时,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的房产和存款时,可能会判决妻子多分得大部分,而丈夫少分或者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不分,以对其过错行为进行惩罚,并补偿无过错方的损害。

2. 离婚原因的考量

虽然《民法典》未直接将“离婚原因”作为财产分割的直接依据,但实践中,导致离婚的原因,特别是其中一方的过错,往往会渗透到财产分割的考量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婚姻中存在严重过错,例如长期对家庭漠不关心、将大量共同财产用于个人挥霍等,而另一方则一直默默付出,承担家庭责任,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地向付出更多、受到更大伤害的一方倾斜。

3. 照顾子女和女方(或无过错方)的原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明确规定了“按照照顾子女、女方或者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这意味着,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会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照顾子女: 如果一方在离婚后需要承担更多的子女抚养责任,例如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医疗等费用,法院会适当多分财产给该方,以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成长。
  • 照顾女方: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如果女方在婚姻中承担了较多的家庭照料责任,例如长期辞职在家照顾子女、公婆,或者女方收入远低于男方,法院可能会在财产分割上给予女方一定的照顾,以保障其离婚后的基本生活。
  • 照顾无过错方: 这是基于公平和道义的考量。如果婚姻的破裂是由于一方的过错造成的,那么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上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以补偿其在婚姻中的损失和情感创伤。

实例分析: 一对夫妻,育有一名年幼的孩子,且女方为了照顾孩子长期没有工作,收入远低于男方。在离婚时,男方存在出轨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房产时,很可能会将房产判给女方,或者在房产价值上给予女方更多的份额,以确保女方和孩子有稳定的住所,并弥补女方因照顾家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惩罚男方的过错。

二、 具体情形分析:如何理解“少分”与“不分”?

“少分”和“不分”是两种不同程度的财产分割结果,它们并非绝对的,而是取决于具体案情和法院的自由裁量权。

1. “少分”的情形

“少分”通常意味着一方当事人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获得的份额低于理论上的均分份额。这可能是因为:

  • 存在轻微过错: 例如,一方在婚姻中存在一些不当行为,但尚未达到法定离婚过错的程度,例如偶尔的争吵、沟通不畅等。
  • 经济状况差异: 如果夫妻双方经济状况悬殊,且一方在离婚后生活困难,法院可能会将更多的财产分给生活困难的一方,导致另一方少分。
  • 对家庭贡献大小: 尽管法律提倡男女平等,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一方长期为家庭付出,而另一方主要在外工作,法院也可能在财产分割上体现一定程度的倾斜,尽管这种倾斜不会过于悬殊。

2. “不分”的情形

“不分”是相对“少分”而言,更为极端的情况,即一方当事人几乎无法获得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份额。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 严重法定离婚过错: 如前所述,存在重婚、同居、家暴、恶习等严重法定离婚过错,并且该过错直接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 转移、隐匿、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或者双方请求离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离婚登记。” 如果一方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存在转移、隐匿、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以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离婚时,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夫妻共同财产。法院会依法对该方不分或者少分财产。
  • 挥霍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一方当事人存在挥霍夫妻共同财产,例如将大量共同财产用于赌博、吸毒、不正当消费等,导致共同财产严重损耗,法院也会在分割时对其不利。

案例提示: 在一起离婚案件中,丈夫在婚姻存续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巨额资金转移至自己名下的多个账户,并且在妻子提出离婚后,恶意变卖了部分夫妻共同的房产,并将所得款项挥霍一空。法院最终判决该丈夫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几乎不分得任何剩余财产,并将剩余财产全部判归妻子所有。这是对严重侵占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严厉惩罚。

三、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在离婚财产分割过程中,无论是希望获得应有的份额,还是面临被少分或不分财产的风险,当事人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充分收集证据

无论是主张对方有过错,还是证明自己在婚姻中付出了更多,或是证明对方转移、隐匿了财产,证据都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证据包括:

  • 过错证据: 例如,婚外情的聊天记录、照片、视频,家庭暴力的报警记录、伤情鉴定报告、证人证言等。
  • 财产证据: 房产证、车辆登记证、银行账户流水、股票账户信息、公司股权证明、债权债务证明等。
  • 贡献证据: 如果主张在婚姻中付出更多,例如家庭主妇(夫)的付出,可以提供照顾子女、家人的照片、视频,相关的开销记录等。

2.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离婚财产分割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专业知识。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婚姻家事律师,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指导您收集证据、制定合理的财产分割方案,并在庭审中据理力争,最大程度地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3. 及时进行财产保全

如果发现对方有转移、隐匿夫妻共同财产的迹象,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财产被非法处分,为后续的财产分割奠定基础。

4. 积极参与调解与协商

在离婚过程中,虽然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但如果双方能够通过协商或调解达成一致,往往能更高效、更顺利地解决财产分割问题,也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和情感消耗。

结语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了对公平、正义和人性的考量。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自身在婚姻中的地位和权益,积极收集证据,并寻求专业法律的帮助,将是您在面对离婚财产分割时,能够做出最有利选择的关键。请记住,法律始终站在维护合法权益的一方。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 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这是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