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正文

工程量超过15调价需要合同约定吗?工程合同价款调整详解

2025-11-10 15:57:21 互联网 未知 综合

是的,工程量超过15%的价款调整原则上需要合同约定。 工程合同中对工程量超出约定比例的调整方式进行明确约定,是保障双方权益、规避合同风险的关键。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可能导致工程款结算纠纷。

一、工程量超出约定比例的价款调整机制

在建筑工程实践中,由于设计变更、地质条件变化、现场实际情况与图纸不符等原因,工程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与合同约定的工程量之间出现差异是常见现象。当工程量超出合同约定的幅度时,如何调整合同价款,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1. 合同约定是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的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和行业惯例,都强调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作为双方权利义务的直接依据,对于工程量超出约定比例的价款调整,合同的约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当工程量超出某个比例(例如15%)时,价款如何调整,那么双方就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1)常见的合同约定方式:

  • 比例约定: 这是最常见的约定方式,明确规定当某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与合同约定工程量相比,超出或减少的比例达到一定数值(如±15%)时,需要进行价款调整。
  • 固定单价调整: 约定当工程量超出比例后,采用何种方式确定新的单价。例如,可以约定采用市场询价、由监理或造价师进行核算、或者参照类似工程的单价等。
  • 总价调整: 针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直接约定一个调整系数或固定的调整金额。
  • 协商机制: 即使合同中没有明确的比例,但可以约定在工程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双方应协商确定调整方案。

2. 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

虽然合同约定是首要依据,但国家和行业也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和规范,为合同约定提供参考,并在合同约定不明或缺失时提供兜底性的解决方案。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等相关标准:

这些规范通常会对工程量超出一定幅度后的价款调整提出原则性要求。例如,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当某一个项目的工程量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个变化超过了合同约定的幅度时,会涉及到合同价款的调整。规范强调,对于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增减,应依据合同约定进行价款调整。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则通常需要依据清单项目综合单价进行调整,但对调整的幅度和方式也可能有限制。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相关司法解释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对于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法院可能会参考行业惯例和公平原则来判决。一般而言,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程量的增减原则上按照原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进行调整。但是,当工程量的增减幅度过大,导致原综合单价已经不适应实际情况时,法院也可能支持对单价进行调整,但这通常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原单价已经失去公平性。

二、工程量超出15%通常被视为“较大”变化

在工程实践中,“15%”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临界值,很多合同会约定,当某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超出或减少15%时,需要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这个比例的设定通常基于以下考量:

  • 合理性: 15%的工程量变化,往往意味着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材料用量等方面可能需要显著的调整,原合同的单价可能已经难以准确反映实际的成本和风险。
  • 规避风险: 对于发包人而言,若承包人随意扩大工程量,若不加以限制,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失控。对于承包人而言,若工程量大幅减少,而合同价款不调整,则可能面临亏损。15%的约定为双方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博弈点。
  • 操作性: 15%的增减,在工程计量和计价上相对容易核实和操作,既避免了频繁的小幅度调整带来的繁琐,也足以反映工程量的重大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15%并非一个绝对的法律规定,而是工程合同中常见的约定比例。如果合同没有约定15%这个具体比例,那么就需要根据合同的整体约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双方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工程量变化是否需要调整价款。

三、工程量超出比例后的价款调整原则

当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需要对工程量超出比例的价款进行调整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这是最核心的原则。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调整的办法、依据和程序,就应严格按照合同执行。例如,合同约定超出15%的部分,按市场价调整;或者合同约定,超出部分按照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的1.1倍结算。

2. 依据工程量清单和综合单价进行调整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合同价款是基于工程量清单及其综合单价形成的。当某一项目的工程量发生变化,且达到调整条件时,通常是根据该项目的综合单价进行调整。具体而言:

  • 工程量增加: 增加的工程量部分,按照原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乘以增加的工程量进行计算。
  • 工程量减少: 减少的工程量部分,从合同总价中扣除,计算方式为减少的工程量乘以原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

需要注意: 如果原综合单价已经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例如,因工程量的增减导致了施工工艺、材料、机械设备等的重大变化,或者成本发生了显著的增减,则可能需要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对综合单价本身进行调整。这种单价的调整通常需要更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3. 协商与确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量超出比例后的价款调整,往往需要发承包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双方应共同确认实际工程量,并根据合同约定或相关规定,共同编制工程量调整的结算文件。监理工程师或造价咨询单位通常会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审核和监督作用。

(1)协商确认的流程:

  1. 现场计量: 双方共同进行现场工程量的核实和计量。
  2. 数据整理: 将实际计量数据与合同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工程量变化比例。
  3. 价款测算: 根据合同约定或相关规定,对超出部分的价款进行测算。
  4. 提交报告: 由承包人提交工程量及价款调整报告,经发包人、监理等单位审核。
  5. 签订补充协议: 对于重大的价款调整,通常需要双方签订补充协议,明确调整金额和结算方式,以作为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

四、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处理

如果合同中对于工程量超出15%(或其他比例)是否需要调整价款,以及如何调整,没有明确的约定,或者约定模糊不清,那么处理起来会相对复杂,可能需要参照以下原则:

  • 参考行业惯例: 在缺乏合同约定的情况下,法院或相关争议解决机构可能会参考建筑行业的普遍做法和惯例来处理。如前所述,15%是一个常见的约定比例,表明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适用法律法规: 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对于工程量的增减,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会按照原合同的单价进行调整。但如果工程量的增减幅度过大,超出了合理范围,导致原合同单价已无法公平反映实际成本,则可能需要对单价进行调整,但这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
  • 协商解决: 双方应积极协商,力求达成一致。可以借鉴行业惯例,共同商定一个合理的调整方案。
  • 争议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最终可能需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争议。

五、如何防范合同风险

为了避免因工程量超出约定比例而产生的合同纠纷,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明确约定: 在合同中清晰、具体地约定工程量变化的幅度(例如15%),以及超出该幅度后的价款调整的计算方法、依据和程序。
  • 详细列项: 尽可能在合同中对主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易发生工程量变化的工程项目,进行详细列项,并对这些项目的工程量变化设置相应的调整机制。
  • 明确计量和确认程序: 约定工程量的计量方法、计量周期,以及计量结果的确认程序,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 重视变更管理: 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对所有可能导致工程量变化的变更进行及时、规范的审批和记录,并及时进行价款的调整。
  • 咨询专业人士: 在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中,可以寻求专业的造价工程师或律师的帮助,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关于工程量超过15%是否需要合同约定调价,答案是肯定的。合同约定是首要依据,15%是一个常见的参考比例。未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则需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惯例及双方协商来处理。充分的合同约定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

工程量超过15调价需要合同约定吗?工程合同价款调整详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