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正文

碱性体质和酸性体质的益处和坏处 简述人体质的来源

2024-01-10 07:43:34 互联网 未知 健康

 碱性体质和酸性体质的益处和坏处 简述人体质的来源

碱性体质和酸性体质的益处和坏处?

酸性体质的概念和形成的原因
1.酸性体质的概念
人体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取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变化,但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所以正常情况下体内酸碱能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就是酸碱平衡,平衡范围为酸碱度(即pH值)7.35-7.45,平均为7.41,呈弱碱性。如果人体内的pH值经常低于7.35,就称为酸性体质。
2.酸性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不合理的饮食、缺乏有效的锻炼、心理不平衡均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造成酸性体质,而对于现代人来说,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那么,不合理的饮食为什么会导致酸性体质呢?
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吃的越多,在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也越多,过多的酸性物质超过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酸性物质就会在体内堆积,使人体体液的pH值下降,造成酸性体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简述人体质的来源

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也称“自然人类学[1]
”或“人体学”。是研究人类群体体质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人类群体体质特征和结构的剖析,来探讨人类自身的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人种的形成及其类型特点,以及现代人种、种族、民族的分类等问题。
体质人类学源于16世纪。1501年,德国学者M.亨德发表了以人类学一词为书名的著作,论述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1871年 ,英国学者始将人类学中研究人类体质的领域称为体质人类学。早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仅限于认识人自身的身体构造、人体测量和人种划分。伴随考古学[2]
的发展和生物进化论[3]
的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自身的起源和进化、演变等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对于人种体质特征的研究,一般仅限于对人的发色、发型、眼色、
肤色、面部平度、鼻部形态、唇部厚度、头型、身高等外显的体征形态进行测量、分类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人种体征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遗传频
率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并开始倾向于根据基因分布情况,把家庭、家族或其他一些地域性种群,而不是把种族当作为具有研究意义的单位。

体质人类学阐述人类生物学上的发生及其进化方面的课题;确定人类同其他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差别;还要给各人种之间体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类。现代体质人类学开始形成於19世纪前半期,自从达尔文《物种源始》于1859年发表后,进化论对
体质人类学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达尔文的另一著作《人类的由来及性别选择》(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1871)也是一本重要论著,第一次提出了有关人类起源的有科学根据的假说。到1859∼1900年之际,人类学者承认,人种发展进化的历史可溯
至几十万年以前,而不是像过去所想的只有几千年。20世纪早期,科学家揭示出遗传学上的各种原理和ABO血型,这有助於体质人类学者们对不同人种之间的变异和差别进行研究,同时由于相对的和绝对的年代测定方法的发展,也使得人类学者们能够确定人类化石和其他人造器物的年龄。

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重点是人种进化的过程。这方面包括发现过去人类化石遗存并加以描述以及分析这些骨化石明显特点的重要意义,因为遗传物质是进化史高度可靠的「指示器」,所以,对於不同人种之间和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遗传密码、染色体、粒线体去氧核糖核酸进行比较分析,已证明在广泛的人类学研究领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体质人类学对於至少可以上溯200万年这一段时期内的人类体质方面的进化情况,提出了很多解释。